[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现在的位置是:   信息中心首页 -> 最新活动 -> 正文

塑料行业避险为先
2009-07-06 10:45:03
 
    “在2008年原油超过75美元一桶的时候,石化企业PP与PE的利润就被原油侵蚀了,其回报率基本接近于零。”德国LyondellBasell工业公司中国技术总监伊娃朱这样表示。

  而到了2009年,中东地区又出现了大量以天然气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品,根据广东塑料行业协会的统计,中东天然气法生产的乙烯即使加运费到中国,其成本也仅为100美元一吨左右,而国内的石脑油裂解法生产的乙烯成本在530美元一吨左右。

  在国际原油成本不断上升,中东低价乙烯产品大量进口的冲击下,国内石化塑料行业面临双重挑战。

  “石油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句话用在石化行业的原油身上丝毫不为过,整个石化产业链条的神经密切地拴在原油价格身上,原油价格一动则全身皆动。7月1日,美原油重新回到72美元每桶。

  曾经做过原油死多头,号称将涨至200美元一桶的高盛公司,现在又开始发表新的原油预测。6月4日,高盛集团将2009年年底油价的预测从每桶65美元提高到了每桶85美元,并预计2010年年底油价将涨到每桶95美元。而国内市场并不这样认为,在2009年塑料行业大会现场,除了来自生产国伊朗石化北京公司总经理阿扎里认为2009年原油将会在70-90美元波动之外,来自国内的中石化,杭州电化等各大企业的代表普遍认为原油价格将会在85美元以下。

  目前国内通用的五大树脂材料: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合成物),PS(聚苯乙烯),PP(聚丙烯),PE(聚乙烯)和PVC(聚氯乙稀),除了PVC的电石法之外,无一例外都是以原油为原料,因此原油的价格连着企业的神经。“现在塑料行业的中小企业希望原油价格能下来,这样一是可以降低成本,其次也会使企业的资金链宽松许多。”天津塑料行业协会郑天禄秘书长表示。

  “中东来了”

  2009年6月22日至24日,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谈判远在中东,结果也尚未披露,但“中东来了”这个声音在塑料行业却随处可听。

  “中东的大量低价聚烯烃(聚烯烃包括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进口国内,使国内聚烯烃的行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因素,PP的价格就不是目前的9000元每吨,而是肯定会涨到12000-13000元每吨左右了。”广东省塑料工业协会会长符岸有些激动的表示。

  据了解,目前的聚烯烃市场状况,来自石油生产地中东的聚烯烃的进口无形中对国内的生产商产生了巨大威胁。“中东有非常多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原料成本太低了,他们通过乙烷法来生产乙烯,乙烷成本几乎可忽略,而国内用的是石脑油裂解,中东的PE运到中国,即使加上运费也比我们的便宜50%左右。”易贸资讯编辑总监赵燕表示。

  而近年来,中东地区已经进入到聚烯烃产能的释放期,2009年中东的PP产能达到了200~300万吨,PE释放的产量达到了500万吨,而中东市场大量的产品都需要外销。“中东的聚烯烃30%会流向西欧,20%会流向中国,10%会流向北美市场。”中石化研究所的余皎表示。

  虽然中东这个压力对于全球的石化工业都有影响,但西欧市场需求的萎缩导致中东将市场目光转向中国。“现在全国塑料市场的消费量,如PVC,PP等的销售是两位数的增长,增长15%-17%不等,但国内的产量是反其道而行之,下降到了6%-13%,需求上升了,价格却没有上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进口加大了。”符岸说。

  普氏能源市场资讯中国高级总监华大威则认为:“到2012年,中东PE的剩余产能会达到1200万桶/年左右,而且中国的出口增加将为负3300桶万/年,所以中国会继续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烯烃进口中心,也是需求方最大的一个市场。”

  期货品种规避价格风险

  在“狼来了”的同时,“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特别发展高附加值的塑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是中石化准备应对“中东狼”的措施,余皎还表示:“中石化成立了树脂的技术中心,专门针对新产品的研发。”

  而除此之外,五大树脂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是PVC,PE和PP,其中PVC和PE都有品种上市,分别为大连商品交易所的PVC期货和LLDPE期货,LLDPE为PE中LDPE的一个子品种。这些塑料期货品种,为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一个平台。

  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的赵俊贵副会长认为,接下来PE还会有新的品种上市,而大商所已经对PP期货进行了一年多的市场调研,石化行业的另一品种化肥期货也在研究当中。

  自7月1日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提高600元,这是6月1日提高成品油价格后,国家发改委在一个月内第二次提价。“这非常有意思,本来国际原油价格这几天是降的,但国内不按常理出牌,对于国内做实业的企业来说,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生产十分不利。”郑天禄表示。

  “由于国内没有原油期货,而大量国内中小塑料企业和贸易商无法利用外盘原油进行套保,因此大商所推出的LLDPE和PVC期货及即将推出的PP期货就刚好填补了这片需求空白,不管怎么样,这是塑料行业一个规避风险的平台。”广发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蒋婵杰表示。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塑料商务网证实,仅供参考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评论  推荐给朋友   打印  【关闭
  相关链接
·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忘记密码? 还没有注册?
标题: *
内容: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